查看: 299|回复: 7

[杂谈] 【长评搬运】从《撑起阳伞》谈起 ——《圣母在上》的文艺价值与创作技法解析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24-9-2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unisama 于 2024-9-21 20:48 编辑

这是一篇很长很长的评论+个人感想+剧情分析,在这里先给没耐心的同学提个醒,然后提前感谢有耐心看得下去的同学!

我去年断断续续补完了《圣母在上》这部神作,大受震撼,尤其是第二季毕业之春前后的情节——觉得必须要把我看到、感受到的整理下来,然后越写越多,就有了这篇长文
之前有发布在b站和个人网站上,现在搬运到300(有些许改动),希望能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看到。

剧透警告,没看过或者不记得《圣母在上》这段情节的话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后半段关于“百合定义”的讨论,只是基于故事的一种理解和猜测,不代表我或者今野绪雪老师的观点,还请理性讨论。

那么,下面是正文——


从《撑起阳伞》谈起
——《圣母在上》的文艺价值与创作技法解析

      若是将我们对百合的狂热比作一种宗教,那么,《圣母在上》,或作《玛利亚的凝望》,就是每位教徒不可不看的“新约圣经”。我们总是津津乐道地谈起其中鲜活的角色、动人的故事、细腻的情感,却常常忽略这一切所基于的创作技巧和叙事手段。毕竟,故事内容只是一部作品的一半,另一半则由它的表现形式组成——人物登场退场的时机、情节发生的顺序、场景符号等各种元素的按排,这样的技术手段和故事本身一样,是一部作品不可分割的一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我们观众而言,也只有在对两者都有深入了解之后,方能更加理解创作者的用心,从而更投入地享受作品。下面的文章,就从《撑起阳伞》篇谈起,讲述《圣母在上》这样的绝妙名篇是以怎样的匠心创造出来的。

      在脑海里细细回味《圣》的故事——出于对佐藤圣老师的喜爱,请让我将此系列简称为《圣》——其中最优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篇章,想必是浓缩了系列全部精华的《撑起阳伞》篇,也就是动画第二季的11-13集,小说第十卷末尾至第十一卷的内容。这个故事多么复杂!围绕着祐巳和祥子之间的冲突,四代蔷薇会成员轮番登场,前代要完成指路和隐退的使命,现任两代要经历挫折与成长,下一代要亮相、给将来的新故事做铺垫;故事里还以“花”暗示,以“雨”渲染,以“伞”隐喻,描述角色细腻的转变,以及“祖辈百合”这条暗藏的隐线。在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下,这么多内容不但不显杂乱,反而错落有致,还塑造出了一个戏剧性冲突的顶点,为“毕业之春”这条大的故事主线献上完美的落幕。而祥子祖母的故事线,正是对百年前诞生的百合文学的致敬;相对的,祥子和祐巳则代表着新时代的百合:和过去一样专注细腻的人物与心理描写,但不再有深沉的悲剧氛围和对男性角色的避讳和偏见。两代百合所展现的,是今野绪雪和《圣》对于百合文化的重现和重塑。(除非特别提及,本文里讲的“百合”全都指《圣》所定义的“百合”。)这让《圣》超脱了一般作品的范畴,成为有着重大影响力和超凡艺术价值的文学。在知名度上,《圣》掀起一波百合的热潮,将这个低迷许久的题材重新带回大众的视野;在思想上,《圣》继承了经典“S小说”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融入了更加适合当下的现代思想,成为不知多少后来作品的灵感源泉和标杆。可以说,《圣》集过去的百合文化于一身,是继往开来的作品,而《撑起阳伞》是《圣》这部“新约”中最重要的“福音书”,是最能代表它创作手法与精神内核的篇章。

      《圣》所继承的文学精神,来自1910年代(也就是日本的大正年间)兴起的“S小说”,其中的“S”正是“姐妹(sister)”的简称。当时的日本乘着明治维新的势头,大力接受西洋文化,各地兴办学堂,尤其是在东京、横滨、静冈这样港口发达的地区,有许多教会制的女校,专供家境优越的大小姐读书。然而,维新运动消除不掉日本男尊女卑的观念,于是,这些受过良好教育、会讲多国语言的进步的大小姐们,在毕业后还是难逃嫁入深闺的命运,成为只能端茶倒水的“大和抚子”,只有少数人可以继续进修学业或是参与工作。总的来说,日本女性在社会上没有一席之地,也没有改变现状的力量与可能。如此背景下,女校是她们最后的乐园,毕业也成为了永别的代名词。沉重的社会现状催生了强烈的精神需求,而朝夕相处的同窗则成为了情感的依靠。各地的女校里兴起了“Sister”之风——高低年级之间情投意合的两人结为姐妹,形影不离,在每日交换的亲笔信里倾诉情感,成为精神上的伴侣。《圣》中莉莉安学院的“Sœur”(也就是法语里的“姐妹”)制度就是来源于此。

      “S文化”的风靡为面向少女的文学杂志打开了市场,这类杂志专门刊登描述校园生活、情感话题的文字,尤其是描述姐妹关系的文章——也就是后来的“S小说”——很受女学生欢迎。其中最著名的两部,是吉屋信子的短篇集《花物语》(1916),和诺奖得主川端康成的长篇《少女的港湾》(1937),最初都是在少女杂志上连载的。《花物语》是由52个短篇组成的小册子,每篇以花为题,由少女之口轮流讲述平淡伤感的小故事。比方说,第二篇《月见草》的结尾是这样的:

      “……小悠的故事说来,也就这么一点罢了,但我又是为什么永远无法忘怀那位如含泪怒放的月见草般的温柔人儿的面容呢;说着要去看“港口上的灯火”的小悠,在十七岁那年的夏天循着旧日贩人口的船奔向长崎之后便一去不返,临别当晚,作为约好来日再会的信物,她从头上盘成桃髻的黑发中,取出带折纸花球的簪子轻轻放在我的腿上,它就这么藏在我的梳妆盒底,每逢月见草盛开的夜,总是使我止不住地流泪——”
      语毕,静枝眼中已凝结了两滴露珠。说来,故事中的女主今宵又身处哪片天空之下呢?……

      《花物语》的用词刻仿古文,辞藻华丽,句子细腻又晦涩。其中人物的特性总是寥寥两笔写就,像是“金发的外国少女”或者“山上不知名的姑娘”;但许多具体的情节,比如“十七岁的离别”或是“此后再未与她相见”,可以让它的少女读者们立刻联想到自身经历或是身边之事(十七岁正值她们毕业的年纪),构成极强的情感共鸣——这或许是它广受欢迎的原因。“S小说”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花、少女、生离死别,还有那简单、深刻、隽永的悲伤意境,从此就得以确立了。

      和注重写意的《花物语》不同,《少女的港湾》更偏向写实,是基于中里恒子的蓝本草稿,由川端康成(作为其文艺界的长辈和老师)整理修改写成的,篇幅更长,文学技巧更加成熟,叙事也更讲究。里面有着如现实一般的场景和人物性格,也包含些许对社会现状的影射。比方说,这是即将毕业的少女对未来的畅谈:

      “真是讨厌呐。从今以后,母亲们的眼神会越来越严厉,社会上的指责也会越来越复杂和苛刻。”
      “不久还要嫁人呐,不是还会一辈子被对方训斥吗?”
      “你说得太离谱了,你给我记住,有你好受的!”
      她们互相追逐着,忽而你打我我打你,忽而你数落我我嘲弄你,闹得个不亦乐乎。或许是因为走出校门就如同启航驶往遥远的异国他乡吧,所以更是加深了这个年纪的少女们心中的感伤。

      《圣》中莉莉安学园的气氛,几乎和《少女的港湾》中所描述的横滨的教会学校如出一辙。在这里,经典的“姐妹”制度盛行,并且这种关系已经从两人之间自发的私人来往,变成了全校关注的社会现象。书中的女主角同时收获了两位高年级“姐姐”的青睐,在描写她们的私下互动、谈心之外,故事中还有女主“脚踏两条船”的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她总是让同学们议论纷纷,甚至可以引发让两个年级分帮结派对立的大事件(最后自然是和平解决了)。校园中除了丰富的课业,还有每年一度的大运动会,全年级组队计分拼胜负,比赛里甚至设有“借物赛跑”这样新潮的项目——将时间、地点挪到现代的莉莉安也毫不违和。可以说,《花物语》的华美感伤确立了“S小说”的符号和精神内核,而《少女的港湾》结合现实情况极大丰富了这类小说的场景、设定、细节和故事内容。两部代表作将“S小说”推入了文学的领域,也就是《圣》所继承下来的文学。

      《少女的港湾》结束于毕业的春季,这个具有非凡意义的时间节点。同样的,第一代蔷薇学姐(蓉子等)的毕业季是《圣》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动画第二季的主线——动画组甚至专门在标题里加上了“~春~”来强调这一点。和《少女的港湾》不同,《圣》的故事在毕业之后还要继续,所以,在这毕业的春天里,故事不仅要做到为第一代蔷薇学姐送别、补全未完的人物塑造、交付“后事”,还要描述她们毕业所带来的余震——在这个继任者们还未完全成熟的时间点,她们一定会磕磕绊绊地经历各种事件,在磨练中成长为出色的第二代。那么,这一段故事的重心,自然就是红、黄、白蔷薇三家克服困难险阻的事情,而其中收尾的篇章,将是如此长时间以来一直铺垫、讲述的“毕业之春”这一大长篇的终幕。新学期伊始,我们先看到了白蔷薇和黄蔷薇两家身上的风波。作为压轴的下一篇会是什么呢?不言而喻,一定是红蔷薇这边的重磅事件!可以说,在正篇故事发生之前,大剧情的结构就已经暗示了《撑起阳伞》篇的重要性,并为此早早做好了铺垫。

      当然,优秀的作品里不仅有“多笔一用”,还有“一笔多用”。白蔷薇和黄蔷薇两家在《撑起阳伞》故事前的故事,除了铺垫与暗示之外,还起到对比和衬托的效果,尤其是黄蔷薇的事件(志摩子姐妹相识的段落是先于小说第一卷就写好发表的“样品”,后来不经大修直接插入主线里面,所以人物、故事都有些不连贯)。要知道,姐妹之间就好像在谈恋爱:她们确立的亲密关系,和一般对外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体和外界的区分。当对内对外都发生了矛盾、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由乃和令可以毫不在意外界的目光,专心解决她们内部的问题。祥子和祐巳则相反,她们将对外问题放在第一位,对自己的感情是强烈而压抑的。这就构成了两组姐妹性格之间鲜明的对比。另外,祥祐的性格也是她们能做主角当之无愧的原因——如果是以另外两组为主的故事,一切矛盾就都由内部消化了,其他角色仅剩围观的份。只有以红蔷薇做主角,才能以她们自身独特的魅力将其他角色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她们的故事成为交织所有人物的主轴,让全员有所发挥,构成众星捧月的故事。

      至于《撑起阳伞》错综复杂的情节,可以大概梳理成以祥子-祐巳冲突为主、由祐巳视角看到的主线,以及一系列背后的隐线。主线事件繁多,但它的结构不难理解。一切冲突集中展现在《忧郁之雨》(动画第11话)里,多到令人窒息:祐巳与祥子之间的关系在濒临破灭的边缘——祥子屡次推掉游乐园之约,与瞳子来往密切,却从未说明过原因;学校中流言四起,祐巳在山百合会的职务成了一项灾难,让她不愿再去蔷薇馆,和朋友的关系也变得僵硬。加上雨伞的丢失,这一切将故事推向绝望和悲剧气氛的最高点——祐巳在雨中的两次崩溃。今野绪雪在单行本的后记里提到,当初连载至此的时候,她收到了大量表示担忧、惊讶的读者来信,可见这一段的威力。尽管危机重重,核心问题只有一个:祐巳对祥子的信任危机。祥子的举动在祐巳看来之所以“反常”,是因为她更多是怀疑姐姐变心,而不是坚信背后必有隐情;实际上,从我们“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爽约、冷漠的事情,只不过是沟通不到位造成的误会罢了。至于和其他人之间的矛盾,都是信任危机这个核心冲突所造成的连锁反应。然而,红蔷薇家的核心冲突是没法直接解决的——这就是巧妙之处!如前文所说,由于二人性格的缘故,她们在处理自己的内部矛盾之前,必须先解决一切外部的矛盾。也就是说,祐巳只有在稳住心态,处理好身边次要的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解决和姐姐的问题(直接打车去小笠原家找姐姐对峙可不是她能干出来的事情)。接下来的两话里,《蓝色雨伞》便是缓慢重建信心的过程,《撑起阳伞》则是一件件解决问题的过程。细看的话,会发现祥子在《蓝色雨伞》中是完全隐身的——这是祐巳独立应对事件的关键时刻,在此过程中最能体现角色的成长。

      主线之外最明显的一条隐线,就是其他角色在剧情中的作用和戏份。身为前代的蓉子和圣退居二线,只在关键时候作为“灵魂导师”出场指引、推动剧情;新上任的蔷薇学姐和花蕾是中流砥柱:由乃用她的热情以支持,志摩子以她的稳重在后方处理工作(在学生会搬砖);至于登场的新角色瞳子,则在和祐巳的互动中立起人设,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伏笔。在这里,一切角色的行动,不但符合她们自身的性格,也符合她们在剧情框架下的定位,而且这些元素是不带重复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故事里。

      文学作品里少不了各类符号和隐喻,用来烘托气氛、暗示情节,甚至表达一些故事之上的思想。《圣》也不例外,《忧郁之雨》中就用了代表“见异思迁”的绣球花做暗示,以春日连绵的阴雨作衬托,弥漫起沉重的气氛,更加凸显了故事的危机感、紧张感。至于“伞”的意象,更是构成了故事中的另一条隐线,也是写进两话标题的最重要的符号,有着多重含义。在前两话,出现的伞是祐巳的蓝色雨伞,是她心理状态的写照,也在和象征着困难的“雨”对应;这把伞的失而复得,以及外面的雨过天晴,正是呼应着她从失落到重拾信心的过程。之后出现的是弓子(祥子祖母的旧识)手中的白色阳伞,是她这组先代百合的标志,也有些暗示两人之间情投意合的意味。日本向来有“相合伞”的说法,很多动画里都有“将自己和暗恋对象的名字共刻伞下”的桥段。这可不是过度解读——尽管动画中没有表现,但在小说里,有祐巳听到祥子和瞳子没有共撑一把伞回家时,悄悄松了一口气的情节——显然,今野绪雪是有意识地在运用这层引申含义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隐线,是两代百合之间的对应:祥子对应她的祖母,祐巳对应弓子奶奶——二位都是伞的持有者,小笠原家女性的姐妹,甚至名字都是对应的(祥子读作Yumi而弓子读作Yumiko)。两者的故事线也都始于姐妹之间产生重大的误会,只是,祐巳和祥子可以很快冰释前嫌,而老一辈的就这么耽误了一辈子,直到生死两别之前才得以重逢。祖辈的故事好像旧时代的“S小说”一样,带着一丝不可避免的悲剧气息,结局总是一声轻轻的哀叹。相对的,祥子和祐巳的故事好像在高调地宣布:这样的悲剧已经不适合现代的环境了!当下,我们喜爱的角色们可以有轻松、完满的结局,可以在狂风骤雨后迎来快活的结尾。这便是《圣》的最终目的:保留下旧时代文学的优秀基因,抛去沉重的悲剧外壳,在精心设计下、用曲折后归于完满的故事打动观众。祖辈的隐线巧妙地穿插于主线之间,这是今野绪雪对百合文化源头的致敬;而两代百合背后的对照和隐喻,代表着作者以《圣》对百合文化的重现和重塑。


      我们知道,“百合”一词最初是“女同性恋”的隐语,和暗指男同的“蔷薇”相对。但随着时间发展,各类描写女性之间情感的作品都被归入了这一类下,“百合”逐渐可以指代从“友情”到“同性恋”两极之间的一切感情,意义也变得暧昧不清。这对于作品流派而言或许是件好事,毕竟,意味含糊就能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作品里“百合”关系的边界在哪里——它的起始点是普通的朋友,亲切的密友,还是绝无仅有的灵魂伴侣?它是终止于精神上的爱,肉体上的渴望,还是涵盖女同性恋的一切?作品里关于男性的元素要如何处理——男角色的定位是怎样的?允许普通的男女情侣、普遍的异性感情出现吗?现代还有“男女通吃”的Bi、“男儿身女儿心”的Trans,这种复杂的要素该怎么办?

      今野绪雪用《圣》对她心中的百合(也是我们一直讨论的百合)下了明确的定义,对于围绕着的一系列争议性问题,她都一一用其漫长篇幅中的情节做了解答:一切在故事里歌颂、提倡、有着美好结局的都是百合,在定义之外的势必要带来不愉快的经历。于是,百合包括了祐巳和茑子(摄影部的眼镜娘)之间的普通友情,和由乃之间的深刻来往,和姐姐大人难以磨灭的情感,和圣之间的“打情骂俏”和肢体接触。唯独圣和栞在《荆棘之森》中展现的赤裸裸的同性爱被排除在外——二人不了了之的结局就是作者降下的“神罚”,是对此持否定态度的体现。同样否定的还有隔壁男校的女装角色“爱丽丝”,祥子在被他拥抱的时候强忍着生理上的厌恶,也就是说,百合并不介意那些“性别认知为女性”的角色的出现,但他们绝不能划分进百合所涵盖的情感范畴里去。其他男性角色和异性情侣也同理,隔壁男校的角色还常以配角出现,可南子的父亲的“师生恋”也能以和解收场。《圣》起初受“S小说”的影响,其中男性都是招人嫌的反面人物(祥子因此还有厌男症的设定),但在后来逐渐改观,摒弃偏见,变得更加包容,只是隐晦地划清这些“次要元素”和百合之间的界限。这份新的“百合”内涵广受观众喜爱,后来的借鉴、模仿者不计其数,它的成效是不喻自明的。

行文至此,再度提起祥子祖母与弓子的生死之别,可会联想到《花物语》中华美感伤的别离?看到毕业前的蔷薇学姐们设想未来时,可会想起与近百年前横滨女校里的毕业生,两个时代下相似的心情、不同的憧憬?在这个故事里,冰雨时晴对应着人物的情感,而这份情感又和百合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相呼应。《撑起阳伞》篇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无可置疑,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越是靠近观摩越能发觉各处的精雕细琢,有着古典文学一般的水平和美感。故事开始之前的暗示和铺垫,绝妙的人物调度和冲突设计,主线之外丰富的隐线,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学手法和符号运用,以及对百合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想想创造这样的故事所需要的心血!《撑起阳伞》前后也有全员参与的大场面(花寺祭)和对百合源头的思考(荆棘之森),但在冲突激烈、故事精彩、隐笔密集的程度上,没有能够超越本篇的。这是《圣》之内、乃至百合作品之内的难以超越的顶点,当之无愧的“新约”圣经。


可贵的是,动画组的改编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作的风味,没有大刀阔斧地妄加修改,而是选用合适、丰富的镜头语言“翻译”小说的情节,增加故事的表现力。动画中对于各类特效的使用毫不吝啬:镜头摇晃、模糊、鱼眼、调和(ハーモニー,就是画风渐变成铅笔画一样的特效)之类一应俱全,还有对人物和周围物体两组画面交叉剪辑的蒙太奇(尤其是她们喝茶的时候),以及对于原作各类符号的强化(绣球花在《忧郁之雨》的各种地方出现)。毕竟,制作组内有制作过《浪客剑心·追忆篇》的古桥一浩坐镇,动画质量有保障,也有今野绪雪的参与和关注(她有给主题曲作词),不会偏离原作的精神。最后,来看一下动画组是怎么改编小说结尾的这段的:


      至于祐巳——
      她暗自心想,今年夏天她要买一把阳伞。虽然大家都说黑伞比较能防晒,然而她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买把缀有白色蕾丝花边的阳伞。
      梅雨季节马上就要过去了。
      然后她要去耀眼的阳光下,和姐姐一同撑那把阳伞出门。

pic.jpg

      片尾曲后的一张图便足矣。考虑到“相合伞”的隐喻,请让我将这一幕理解为祐巳赤裸裸的表白——概不接受反驳(笑)。
2023年9月


参考文献

百合是趨勢!──立足2020年的臺灣百合文化回顧與遠望(楊双子)
吉屋信子-《花物语》[个人翻译](nemuhorie)
超越校园之外:百合是如何发展的(GYHuunao)
日本“百合”小说的源流探究——兼论“百合”的女性主义内涵(榴桑)
百合文化发展史:谈一场无关性别的恋爱(针尖)
花间絮语:“少女爱——Girl's Love——百合”溯源经纬浅谈(WOO)
关于艺术的问题(uni)
致敬yuri神作——“经典三神作”《圣母在上》作品赏析(稻草人小陌)
性别|离经叛道的百合文化——对父权制下异性恋故事的颠覆和改写(Yura)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熊尾kuma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9-2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圣母在上,百合这个词汇的概念推广可能都要推迟一些岁月,从带着沉重历史背景的“友情以上,恋人未满”到现在媒体都会提及的广泛用法,圣母在上就是其中当之无愧承上启下的作品,感谢楼主的分析介绍
发表于 2024-9-23 1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又是一個細心寫百合起源的

男性問題我則是最近才寫
发表于 2024-9-24 0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汉西流夜未央 发表于 2024-9-23 18:03
如果没有圣母在上,百合这个词汇的概念推广可能都要推迟一些岁月,从带着沉重历史背景的“友情以上,恋人未 ...

圣母才是把百合推广到了"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原因,百合在此之前只是女同性恋的隐语,中文圈是在此之前对百合没有认知,以至于在圣母传入国内后才有了百合是“友情以上,恋人未满”而不含女同这种认知的
发表于 2024-9-2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yakumoakai415 发表于 2024-9-24 06:43
圣母才是把百合推广到了"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原因,百合在此之前只是女同性恋的隐语,中文圈是在此之前 ...

是的,我的意思是这篇里提到了圣母在上受到了历史背景影响,而它是以“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概念开始流传的,而这个词如今在实际运用里没有那么多委婉了,更灵活一些……但归根结底如果没有圣母当时的破圈,等下一部能具备这个传播推广能力的作品出现不知道要多久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汉西流夜未央 发表于 2024-9-25 10:27
是的,我的意思是这篇里提到了圣母在上受到了历史背景影响,而它是以“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概念开始流传的 ...

嗯嗯,不过我觉得,尽管《圣》很伟大,但百合的繁荣是历史趋势!百合是时代的潮流!

毕竟,“S小说”的根源在ACG这边源远流长,一路继承从未中断,还不断融合GL的要素——《缎带骑士》《凡尔赛玫瑰》《少女革命》这种主题相关的神作,山岸凉子、池田理代子的GL漫画,还有宅男喜闻乐见的80年代GL里番——某种意义上说,世界需要百合,出现一部破圈的现象级作品是必然的,而《圣》只是以它超高的质量,摘下了“百合新圣经”这顶桂冠而已。

这些都是《花间絮语:“少女爱——Girl's Love——百合”溯源经纬浅谈》这篇文章教给我的,也很推荐去找来读一读ww
发表于 2024-9-29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的文章!看完后想把《圣母在上》再回顾一遍

顺便想问下楼主,哪里能找到《花物语》的中文翻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熊尾kuma 发表于 2024-9-29 21:05
很用心的文章!看完后想把《圣母在上》再回顾一遍

顺便想问下楼主,哪里能找到《花物语》的中文翻译

谢谢!《花物语》的话站内就有大大翻译过一部分,然后最近台湾那边有出版完整的中译,译者常纯敏,tb上可以买到(我自己就收了一套!),两边翻译质量都是很不错的ww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熊尾kuma + 5 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4-10-4 06:32 , Processed in 0.09970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