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lsa 于 2014-1-19 18:00 编辑
******
T h r e e
******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Reprise)》
“I can’t control the curse!”
「我無法控制這詛咒!」
教導Elsa隱藏並且不要感受,雙親的初衷是希望Elsa學會控制自己的力量;山精爺爺抹消掉Anna對Elsa擁有魔法的記憶,因為那是最好的(For the best)。然而隱藏與不要感受、在學會控制之前不與人接觸,甚至將相關人士的記憶抹消,這些做法都只是讓Elsa的處境更為孤立無援。初衷為善,卻成為了Elsa不與人言的苦衷。城堡若為Anna的牢籠,那麼Elsa自己本身,就是一座隨著自己移動、關住自己的牢籠了─”No escape from the storm inside of me! ”她就是風暴的中心,而在那裡,沒有出口。
“Born with the powers or cursed ?”
「力量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受到詛咒?」
“Born.”
「是天生的。」
在《Frozen》裡頭,詛咒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Elsa與生俱來的魔法能力;第二個,自然就是Anna被冰封的心了。由於自己的力量傷害到了最愛的妹妹Anna,而越是不去感受與壓抑它,天賦的反彈力道就越強,Elsa的畏懼與日俱增,最終她將自己徹底地與世隔絕,封鎖在門內。這是Elsa為了保護愛著的家人,採取的自我隔離政策──正如同她父親將城門關上一般。用著這種捨己為人的方式愛著身邊的人,但Elsa愛自己的方式又是什麼呢?更進一步地問:Elsa愛自己嗎?當天生的能力化為如影隨形的詛咒無從擺脫,Elsa壓抑自己的心、冰封自己的感情,而以她為中心的風雪席捲一切,無處可逃。結晶的冰面鏡射出Elsa的倒影,Elsa愛過自己真正的模樣嗎?
在《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Reprise)》這首合唱裡頭,隨著得知自己冰封了王國的事實,Elsa再度陷入了自己的世界,Anna的聲音已小得再聽不見──得到自由只是虛妄,一切努力皆為徒然,這一次不需要任何的門,也無人再能踏進她的心房。”Anna, Please, You’ll only make it worse!”「Anna, please, 妳只會讓一切更糟。」Elsa對Anna唱著──她一次又一次地,甩上大門,緊閉自己的心扉 。Elsa將自己的心冰封的同時,也結凍了Anna的心。
“You don't have to live in fear. Cause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I will be right here.”
「妳不用在活在恐懼之中了,因為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就在這裡。」
“There's so much fear!” “You're not safe here!”
「那漫天的恐懼!這裡對妳太危險!」
恐懼是道詛咒,凍傷了兩顆真摯的心。
******
F o u r
******
《Fixer Upper》
“She’s my sister. She would never hurt me.”
「她是我姊姊,她絕對不會傷害我!」
在一個充滿拒絕的環境長大,Anna對人的無條件信任無疑是她最具魅力的特質之一。接受Hans的求婚、將國家予方識之人管理、放開攀岩的雙手將自己交給Kristoff ──以及相信Elsa絕對能夠接住她,相信Elsa絕對不會傷害她,相信Elsa絕對能力挽狂瀾。Anna的生命中的確充滿著一連串瘋狂的信任遊戲。(“It’s a crazy trust exercise.”)。(註:所謂的信任遊戲(或作Trust Fall, Trust Building Exercise)就是將自己放心的交給對方,讓對方在接收到妳的信任之際對妳也產生信任感的互動遊戲,常見於團康活動之中。)
“You said she’d never hurt you.”
「妳說過她絕對不會傷害妳!」
“I was wrong.”
「我想我錯了。」
人們會從犯錯中習得教訓,然而Anna被剝奪了犯錯的記憶──山精爺爺竄改了Anna對於魔法傷害到她的過去記憶,於是Anna不得不重新學習魔法的危險。只是這一次,傷到的不是頭髮,而是發燙的心。
對Anna來說,要打開像牢籠般這一城堡的寂寞,僅有的解鎖之匙是「真愛」。然而Hans的背叛,無疑是將這唯一敞開的門封上,原以為尋覓而得的出口─「真愛」,再度讓Anna吃了一次徹徹底底的閉門羹。此刻倒臥在門邊等待著結凍冰蝕全身的Anna,所感受到的那份絕望與全世界僅剩自己一人的透徹孤單,讓人聯想起將自己鎖在房內的年幼Elsa──姊妹倆待在最靠近外面世界的門邊,祈求著有人能夠來拯救的那份心情,大概是一樣的吧。Anna不再明白愛是什麼,原先對真愛的美好想望於此刻盡落全失。愛是一扇敞開的門,但在Anna的世界,從來沒有人為她開門。正是對人信任的無限上綱,讓Anna受了如此之傷。而這些讓Anna承受更多痛苦的根源,不就是所有人以為「這是為她著想」的那份好意嗎?
“Elsa was going to be the complete antagonist,” explains director Jennifer Lee. “They kept calling her the ‘villain.’ But there came a point where we said, ‘ We can’t use that word anymore.’ You care about someone who’s been forced to hide who they are. Elsa’s not villain, she just makes some bad choices because she’s in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The Art Of Frozen, A Family Affair》
(譯:「Elsa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反派角色。」導演Jennifer Lee解釋「他們不斷稱呼她為『壞蛋』,但我們意識到不能再用這個詞了:你會在乎一個被迫隱藏真實自己的人。Elsa不是一個壞蛋,她只是作了一些糟糕的決定,因為她陷入極其嚴峻的處境。」)
“People make bad choices if they’re mad, or scared, or stressed.
Throw a little love their way and you’ll bring out their best.”
「當人們生氣、害怕、或受到壓力的時候,總會做出糟糕的決定。
撒落一點點愛到他們所在吧,妳將能激發他們最好的一面。」
Kristoff將Anna帶往山精所在,期盼山精能拯救Anna,沒想到山精們不聽人說話,歡樂的樂曲響起,古靈精怪的歌聲吟唱,起鬨著要湊合Kristoff與Anna:
”Do you, Anna, take Kristoff to be your troll-fully wedded…“
「Anna,你願意接受Kristoff,做為妳的丈…」
”Wait, what!?”
「等等!什麼!?」—山精有意,小妹無情。顯然沒有專心在聽的Anna。
沐浴在山精的歌聲當中,Anna若有所思的模樣,是想到了誰呢?是誰在害怕,又是誰作了糟糕的決定?答案顯而易見。Fixer Upper是句俚語,指的是「待修繕的房子」,也用來稱呼那些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可塑性高、潛力無窮的人。”There is beauty in it, but also great danger.”魔法有它美麗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Elsa的課題是學會去面對她的能力,而最大的反派角色,是她的恐懼。Elsa就是一個Fixer-Upper。
害怕著自己的力量、畏懼傷害他人。所以Elsa閉口不說、將整個世界拒於門外,然後把Anna甩出冰宮。消除Anna寂寞的解藥若為「真愛(True Love)」,那讓Elsa自由的解藥便是「孤獨(Alone)」了,直到兩人都發現這兩帖藥不具特效。Elsa沒有太多選擇,畢竟她面臨的處境的確讓她無能為力,也因此她做的盡是些差勁的決定。隨著山精們的歌聲,Anna終於明白了──Elsa關上大門不是一道愛與不愛的簡單選擇題,而是因為那心中的漫天恐懼。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