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查看: 21319|回复: 32

【Frozen】冰凍之心為誰融?(1/20更新*)

 火..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14-1-17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lsa 于 2014-1-20 21:42 编辑



   榮獲金球獎最佳動畫片殊榮的風光尚未享盡,去年底於北美上映的迪士尼全新3D動畫片《Frozen》(台譯:冰雪奇緣),拿獎的氣勢有如勢如破竹,隨即入圍視覺效果公會VES四項大獎以及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與最佳原創音樂。這部口碑爆棚、票房力掃千軍不斷刷新影史記錄直拚最賣座電影的動畫片,魅力與實力均不容小覷。

  在《Frozen》裡,迪士尼動畫團隊打造出了獨一無二的全新冒險世界──北國的極光與神祕的精靈、 結凍的峽灣與陷入永恆冬天的王國,紛飛的雪花與精雕細琢的冰宮,在絢麗的3D特效呈現下,重巒疊嶂的美麗風景更是令人目不暇給,觀眾實在很難不傾心於這樣的世界。

  而請來百老匯名伶坐鎮配音更是讓《Frozen》的製作陣容如虎添翼,除了相關歌曲於各大告示牌與銷售榜長紅,片中擁有魔法力量的冰雪女王,Elsa,在高歌一曲《Let it go》之後成為了該片聲勢最高的角色──處處可見粉絲們籌組雪后軍隊,儘管雪后一人即可化雪為兵。 不同於以往對於真愛的詮釋,迪士尼於該片當中的突破可見一斑,若本年度的奧斯卡小金人雙雙落袋成為《Frozen》囊中之物,也該算是毫無懸念啦!

  出於對這部片以及Anna無盡的愛,發表一些對電影角色的看法及觀影心得。

******
O  n  e
******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Make one wrong move and everyone will know”
「只要一小步差錯,全世界就會知道。」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I could be noticed by someone...”
「有生以來第一次,我能被誰注意到。」


  對於即將要敞開的城門,《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把Anna與Elsa迥然相異的心情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整張Frozen豪華版原聲帶所有收錄的歌曲裡頭,這是衝突性最高的一首歌了。乍聽之下,Anna高唱著自己對於加冕典禮到來的雀躍與期待,直到曲中末段,我們才聽到姊姊的心聲──與Kristen Bell質地純淨而清亮的唱法截然不同,Elsa擔心秘密會暴於眾人之前惴惴不安與躊躇難捱的心情,在Idina Menzel醇厚壓抑嗓音的詮釋之下,足以想見Elsa俯瞰城門開啟時蜂湧而至的人潮,那種畏懼恐慌直至全身顫抖的害怕感受。姊妹倆一高一低的旋律線應合地完美和諧,卻又如此箭拔弩張,一場典禮,兩種心境,歌曲的內蘊與情感衝突之細密程度令人咋舌。


“Cause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I won't be alone.”
「因為有生以來第一次,我不再孤獨。」

  最讓人鼻酸的是,如此充滿希盼的輕快主旋律,是在王宮那扇緊閉多年的城門之內,醞釀多久的寂寞。偌大的城堡裡,Anna所能得到最多的陪伴,是孤寂。也因此對於姊姊的加冕典禮,Anna最渴望的莫過於門窗不再緊閉,終於可以從如牢籠般困住她多年的王宮解放,擺脫過去這些年的孤獨,得到自由與尋覓真愛的機會 。此時Anna的心境,正如同Elsa在《Let it go》一曲當中,解下披風、卸下如桎圄般的手套,迫不及待地告別過去,一切都不再是束縛。若《Let it go》是Elsa的主題曲,那麼《For the fist time in forever》就是Anna的主題曲了。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There'll be magic, there'll be fun.”
「有生以來第一次,這裡將會充滿魔法與歡樂。」


  在父母親的教育之下,備受壓抑的除了Elsa真實的自我,還有姊妹倆對於門另一邊的世界同樣的渴望。失去記憶的Anna唱著這樣的歌詞,背後的意涵是多麼寂寞與哀愁。







******
T  w  o
******

《Love is an open door》





“Anna,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rue love? ”
「Anna,關於真愛妳懂什麼?」
“More than you. All you know is how to shut people out.”
「至少比妳懂,妳唯一懂的就是把別人關在門外!」


  在Anna與Hans合唱的這首歌曲之中,無不講述了Anna對於愛的見解──”Love is an open door.” 愛不應該是關閉的門,不是像Elsa那樣拒我於門外,讓我吃閉門羹。愛應該是彼此了解的兩人,愛應該是敞開的門扉才對──正如同從小到大Anna期待Elsa能做的。

  “Cause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At least I've got a chance!”「因為有生以來第一次,至少我終於有機會。」Anna曾經好生期盼地這麼唱著。然而Elsa的一句”Close the gates.” 卻殘酷地把Anna的希望打碎──好不容易打開的門,又將被關上。美夢幻滅當前,Anna向Elsa苦苦乞求:這樣的生活她無法繼續下去。對Anna來說,Elsa關閉大門的決定,奪走了她人生中第一次,同時也是唯一一次,一個獲得自由的機會。那種心情,就如同Elsa在冰宮中得知即使自己已遠遠離開,她的能力卻還是將國家深埋於厚厚的積雪當中,那樣的絕望吧──原以為自己自由了,才發現自由只是自己愚昧的奢望。She can’t be free.

  此刻Anna累積以久的情緒終於爆發,對Elsa咄咄逼人的模樣,這大概是Anna這個角色在整部動畫的演出中最為珍奇的一刻:這是電影裡頭唯一的一次,觀眾可以以負面的形式,聽到來自Anna心底深處的聲音──這些累積多年來的閉門羹對她造成的傷害、次次詢問未果的疑惑轉化為憤怒宣洩而出:”WHAT DID I EVER DO TO YOU!”──我到底是做了什麼,才得到妳這樣的對待!

  但這些質問卻是更讓Elsa有苦說不出吧。因為,Elsa自己也多渴望能夠打開那扇門。從來都不是Anna對Elsa做了什麼,而是Elsa自己,對Anna做過了什麼。

  Hans也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角色,他的存在凸顯出Anna善良性格的可貴,同樣都非第一人繼承人,同樣在被拒絕的環境中長大,Hans的遠謀深慮與Anna的毫無心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尤其是當Hans露出真面目後再回頭過來聽這首「情歌」,Hans唱的是他對權位的野心,而Anna則是對於真愛的希冀,Love is an open door,一首旋律,兩樣情懷。







  在Elsa let everything go時無意識下所誕生的雪人Olaf,可以說是姊妹倆小時候的記憶連結。作為Elsa魔法的產物,Olaf的性格特質其實就是Elsa內心的一部分。“Love is putting someone else's needs before yours. ”「愛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若這是Olaf的愛情觀,那Elsa不就是貫徹這樣的精神去愛著Anna嗎: 把Anna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愛有很多種形式,Anna渴望的愛是一扇敞開的門扉,Elsa則是出自於對Anna的愛,將自己緊緊地鎖在門扉之後。

  In contrast to the open, straightforward Anna, Elsa begins as a repressed character, forced to conceal who she really is.
  “We all have something we’re hiding, Elsa’s afraid, and she needs someone to help her, stand beside her. This a story with two protagonists.”──《The Art Of Frozen, Elsa》
  (譯:相較於Anna的爽朗率真,Elsa一開始的形象是一個不得不隱藏自我、備受壓抑的角色。我們都有一些藏匿於人前的東西,Elsa很害怕,她需要有人去幫助並支持她。這是一個雙主角的故事。)

  “Anna's one of those characters that doesn't give up. We all need someone like her in our lives, someone who's willing to stand beside you and make sacrifices for you,” explains head of story Paul Briggs. ”That’s what attracted me to this movie: A character who is willing to stand beside you and stand up for what's right. Her sister was born with a condition that's shaped a world where Anna doesn't belong.”──《The Art Of Frozen, Anna》
  (譯:Anna就是那種從不放棄的人。我們的生命裡都需要像她這樣的人存在──這樣一個,願意伴妳左右為妳犧牲;願意與妳站在同一陣線為正確之事挺身而出的人。然而伴隨著Elsa的能力所誕生的那個世界,Anna無法駐足。)

  這兩段分別是出自於迪士尼Frozen設定集裡,製作團隊對於Anna與Elsa的介紹。Elsa需要Anna的支持,然而Elsa的能力,讓她只能緊閉門扉,將這唯一支持的力量拒於另一世界。

  愛是敞開的門扉,這是Anna對愛的詮釋。但愛是緊閉的門扉,這是Elsa愛Anna的方式。









(待續)

评分

参与人数 84积分 +338 收起 理由
哼哒 + 1
Vicky + 2 精品文章
gingin315 + 5 精品文章! 神ID
koharu841205 + 5 精品文章
虚月 + 2 相当棒!!
x84rul123 + 1
朽木-露琪亚 + 3
stardust + 4
wu7892009 + 4
冰华灵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sa 于 2014-1-19 18:00 编辑

******
T  h  r  e  e
******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Reprise)》







“I can’t control the curse!”
「我無法控制這詛咒!」


  
  教導Elsa隱藏並且不要感受,雙親的初衷是希望Elsa學會控制自己的力量;山精爺爺抹消掉Anna對Elsa擁有魔法的記憶,因為那是最好的(For the best)。然而隱藏與不要感受、在學會控制之前不與人接觸,甚至將相關人士的記憶抹消,這些做法都只是讓Elsa的處境更為孤立無援。初衷為善,卻成為了Elsa不與人言的苦衷。城堡若為Anna的牢籠,那麼Elsa自己本身,就是一座隨著自己移動、關住自己的牢籠了─”No escape from the storm inside of me! ”她就是風暴的中心,而在那裡,沒有出口。


“Born with the powers or cursed ?”
「力量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受到詛咒?」
“Born.”
「是天生的。」


  在《Frozen》裡頭,詛咒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Elsa與生俱來的魔法能力;第二個,自然就是Anna被冰封的心了。由於自己的力量傷害到了最愛的妹妹Anna,而越是不去感受與壓抑它,天賦的反彈力道就越強,Elsa的畏懼與日俱增,最終她將自己徹底地與世隔絕,封鎖在門內。這是Elsa為了保護愛著的家人,採取的自我隔離政策──正如同她父親將城門關上一般。用著這種捨己為人的方式愛著身邊的人,但Elsa愛自己的方式又是什麼呢?更進一步地問:Elsa愛自己嗎?當天生的能力化為如影隨形的詛咒無從擺脫,Elsa壓抑自己的心、冰封自己的感情,而以她為中心的風雪席捲一切,無處可逃。結晶的冰面鏡射出Elsa的倒影,Elsa愛過自己真正的模樣嗎?

  在《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Reprise)》這首合唱裡頭,隨著得知自己冰封了王國的事實,Elsa再度陷入了自己的世界,Anna的聲音已小得再聽不見──得到自由只是虛妄,一切努力皆為徒然,這一次不需要任何的門,也無人再能踏進她的心房。”Anna, Please, You’ll only make it worse!”「Anna, please, 妳只會讓一切更糟。」Elsa對Anna唱著──她一次又一次地,甩上大門,緊閉自己的心扉 。Elsa將自己的心冰封的同時,也結凍了Anna的心。


“You don't have to live in fear. Cause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I will be right here.”
「妳不用在活在恐懼之中了,因為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就在這裡。」
“There's so much fear!”  “You're not safe here!”
「那漫天的恐懼!這裡對妳太危險!」



  恐懼是道詛咒,凍傷了兩顆真摯的心。








******
F  o  u  r
******
《Fixer Upper》







“She’s my sister. She would never hurt me.”
「她是我姊姊,她絕對不會傷害我!」


  在一個充滿拒絕的環境長大,Anna對人的無條件信任無疑是她最具魅力的特質之一。接受Hans的求婚、將國家予方識之人管理、放開攀岩的雙手將自己交給Kristoff ──以及相信Elsa絕對能夠接住她,相信Elsa絕對不會傷害她,相信Elsa絕對能力挽狂瀾。Anna的生命中的確充滿著一連串瘋狂的信任遊戲。(“It’s a crazy trust exercise.”)。(註:所謂的信任遊戲(或作Trust Fall, Trust Building Exercise)就是將自己放心的交給對方,讓對方在接收到妳的信任之際對妳也產生信任感的互動遊戲,常見於團康活動之中。)

“You said she’d never hurt you.”
「妳說過她絕對不會傷害妳!」
“I was wrong.”
「我想我錯了。」


  人們會從犯錯中習得教訓,然而Anna被剝奪了犯錯的記憶──山精爺爺竄改了Anna對於魔法傷害到她的過去記憶,於是Anna不得不重新學習魔法的危險。只是這一次,傷到的不是頭髮,而是發燙的心。

  對Anna來說,要打開像牢籠般這一城堡的寂寞,僅有的解鎖之匙是「真愛」。然而Hans的背叛,無疑是將這唯一敞開的門封上,原以為尋覓而得的出口─「真愛」,再度讓Anna吃了一次徹徹底底的閉門羹。此刻倒臥在門邊等待著結凍冰蝕全身的Anna,所感受到的那份絕望與全世界僅剩自己一人的透徹孤單,讓人聯想起將自己鎖在房內的年幼Elsa──姊妹倆待在最靠近外面世界的門邊,祈求著有人能夠來拯救的那份心情,大概是一樣的吧。Anna不再明白愛是什麼,原先對真愛的美好想望於此刻盡落全失。愛是一扇敞開的門,但在Anna的世界,從來沒有人為她開門。正是對人信任的無限上綱,讓Anna受了如此之傷。而這些讓Anna承受更多痛苦的根源,不就是所有人以為「這是為她著想」的那份好意嗎?



  “Elsa was going to be the complete antagonist,” explains director Jennifer Lee. “They kept calling her the ‘villain.’ But there came a point where we said, ‘ We can’t use that word anymore.’ You care about someone who’s been forced to hide who they are. Elsa’s not villain, she just makes some bad choices because she’s in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The Art Of Frozen, A Family Affair》
  (譯:「Elsa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反派角色。」導演Jennifer Lee解釋「他們不斷稱呼她為『壞蛋』,但我們意識到不能再用這個詞了:你會在乎一個被迫隱藏真實自己的人。Elsa不是一個壞蛋,她只是作了一些糟糕的決定,因為她陷入極其嚴峻的處境。」)

“People make bad choices if they’re mad, or scared, or stressed.
Throw a little love their way and you’ll bring out their best.”
「當人們生氣、害怕、或受到壓力的時候,總會做出糟糕的決定。
撒落一點點愛到他們所在吧,妳將能激發他們最好的一面。」



  Kristoff將Anna帶往山精所在,期盼山精能拯救Anna,沒想到山精們不聽人說話,歡樂的樂曲響起,古靈精怪的歌聲吟唱,起鬨著要湊合Kristoff與Anna:

”Do you, Anna, take Kristoff to be your troll-fully wedded…“
「Anna,你願意接受Kristoff,做為妳的丈…」

”Wait, what!?”
「等等!什麼!?」—山精有意,小妹無情。顯然沒有專心在聽的Anna。


   沐浴在山精的歌聲當中,Anna若有所思的模樣,是想到了誰呢?是誰在害怕,又是誰作了糟糕的決定?答案顯而易見。Fixer Upper是句俚語,指的是「待修繕的房子」,也用來稱呼那些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可塑性高、潛力無窮的人。”There is beauty in it, but also great danger.”魔法有它美麗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Elsa的課題是學會去面對她的能力,而最大的反派角色,是她的恐懼。Elsa就是一個Fixer-Upper。

  害怕著自己的力量、畏懼傷害他人。所以Elsa閉口不說、將整個世界拒於門外,然後把Anna甩出冰宮。消除Anna寂寞的解藥若為「真愛(True Love)」,那讓Elsa自由的解藥便是「孤獨(Alone)」了,直到兩人都發現這兩帖藥不具特效。Elsa沒有太多選擇,畢竟她面臨的處境的確讓她無能為力,也因此她做的盡是些差勁的決定。隨著山精們的歌聲,Anna終於明白了──Elsa關上大門不是一道愛與不愛的簡單選擇題,而是因為那心中的漫天恐懼。









(待續)

评分

参与人数 14积分 +48 收起 理由
ㄚ恩~^^ + 4 精品文章
virtual + 4 精品文章
L樣 + 5
Cerulean1220 + 4
boaboa313 + 2
和叶草 + 3
蒼烈 + 4 精品文章
Sadcat + 1 GET ANNA
甭懷疑 + 5 精品文章
tun + 5 很深刻的評論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8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是只有frozen一个赢家吗O O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懶人找死 + 1 There's no two "best".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王殿下
无论怎样都好 女王你只要承认你妹是真爱就行了
安娜公主在那堆雪人呢还不去扑
另外祝愿女王今年能捧得小金人
发表于 2014-1-1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破迪士尼一如既往的王子公主故事
演绎一个同为爱却截然不同的故事
巧用音乐 善用对比
这样一部佳作 怎能不爱?
发表于 2014-1-1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覺得如果結尾Anna沒有跟那男的來一吻就眞的perfect了{:3_299:}
发表于 2014-1-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Anna最后一幕和男主Kiss破灭了!嗷嗷!

不不,其实那个是Elsa女王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sa 于 2014-1-20 21:45 编辑

******
S  I  x
******

An Act Of True Love
真愛之舉






“I don’t even know what love is.”
「我甚至不知道愛是什麼了。」

“That’s okay, I do… Love is… putting someone else’s needs before yours, like, you know, how Kristoff brought you back here to Hans and left you forever, ”
「沒關係,我知道。愛..愛是把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之前,妳知道的,就像Kristoff帶妳回來見Hans,然後再永遠地離開妳。」

“Kristoff loves me?”
「Kristoff愛我?」


  把我留下(leave me behind)是愛? Kristoff離去的犧牲、 Elsa闔上門扉的犧牲、Olaf不懼火焰也要為Anna取暖的犧牲。” Some people are worth melting for. ”「有些人值得妳為她融化。」犧牲,是一種愛。而當別人明白你的犧牲,犧牲才有了意義。愛情有它浪漫的一面,也有令人心碎的一面,就如魔法一樣。Olaf對於愛的解釋,猶如最後一記響鐘,Anna終於了解──原來不是所有的愛,都如一扇敞開的門,那麼直白。

  當Elsa得知Anna因她而死,風雪停滯,時間凝結。當在自己的性命與姊姊的性命之間,Anna選擇後者,捨身擋劍,化作冰雕。電影院的觀眾大概都能意識到《Frozen》想要賦予真愛新義的意圖了:愛是犧牲奉獻,愛是捨己為人,愛是把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之前。


  但解除詛咒、融化冰凍之心的關鍵,真的僅僅是捨身為人嗎?假若如此,那整部電影裡頭,Elsa不是都這麼做了嗎?Olaf不也這麼做了嗎?甚至Kristoff在確保Anna能平安到Hans身邊後,選擇轉身離去,不也是這麼做了嗎?──這些人為了Anna,不是應該都達成了捨己為人的成就,Elsa拒Anna於門外的這十三年,甚至夠她拿十三座獎盃了。


  那麼為何詛咒沒有破除,Anna還會結冰呢?為何一開始會結冰呢?

  這個解釋或許可以說得通: 不是別人,捨己為人的成就,必須由Anna自己達成。──但真有那麼簡單嗎?如果說只要捨己為人就能融化一顆被冰凍的心;如果說真愛之舉就是捨己為人,那這部電影到Elsa唱完《Let It Go》後就可以完美落幕了,三十四分四十五秒,全然的犧牲奉獻、徹底的真愛詮釋。何須再演?何須另一個女主角Anna?迪士尼總不會耗費幾億美元的預算,做如此詳盡的研究考察,述說這麼一長篇幅的故事卻在結尾告訴觀眾:Elsa的捨己為人是真愛,她的決定是明智之舉吧?是捨己為人造成了這個故事,是捨己為人導致Anna瀕臨死亡的局面,如果同時又是捨己為人成為拯救一切的關鍵…

  那麼, Anna捨己為人的成就,肯定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Olaf! Get away from there!”
「Olaf!快離開那裏!」
“Please Olaf, you can’t stay here, you’ll melt.”
「求求你,Olaf,你不能待在這,你會融化。」


  不如換個角度思考,Elsa、Kristoff與Olaf的捨己為人,究竟是什麼概念。

  Olaf是這麼告訴Anna的:有些人值得為她融化──但Anna想要Olaf為她融化嗎?

  如果Sven沒有阻止Kristoff,”No! Sven! We’re not going back! She’s with her true love.”「不!Sven!我們不回去!她和她的真愛在一起。」, …那Anna早就在城堡裡凍死了不是嗎?

  而Elsa,這麼愛著妹妹的Elsa,愛到如Olaf所說 ”I guess I was wrong. I guess Kristoff doesn’t love you enough to leave you behind.” 「我想我錯了,Kristoff不夠愛妳愛到足以離開妳。」說著Anna屬於Arendelle,而自己應該獨自一人,屬於冰宮──這樣一個愛到將Anna永遠留下,愛到一去不回的Elsa,會希望Anna寧願以自己的性命替她擋劍,犧牲自己嗎?

“You don’t have to protect me. I’m not afraid!”
「妳不需要保護我!我並不害怕!」



  捨己為人,除了「捨己」,更重要的是「為人」。詢問對方的需要,了解對方的需求(someone else’s needs),要真正做到「為人」,不能靠閉門造車。但,這些人,真的有問過Anna的需要嗎?Anna需要他們的犧牲、需要他們消除她的記憶、需要Elsa為了保護她,把自己鎖在門內,將自己一個人隔絕在冰宮嗎?如果從一開始,Elsa能夠不要那麼畏懼,能夠敞開心扉與Anna一起想辦法,Elsa何必忍受這些痛苦,Anna又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因她受傷? Elsa沒有太多選擇,但有人給過Anna選擇嗎?

  單純的犧牲奉獻,那樣的愛不過是一廂情願。一夜醒來,關閉的城堡與翻轉的世界,要小小的Anna怎麼明白?突如其來的閉門羹,童年與畫對話的寂寞,又有誰能體會?Anna不需要這樣的犧牲,Anna也不想要他們為她犧牲,甚至一開始的Anna,根本就不明白他們所做的犧牲。把門關上的愛是愛,而Anna充滿信任、敞開心門的愛,就不是愛嗎?為了Anna好,這些人忘記了Anna也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力。讓Anna捨己為人的成就別於他人,能夠成為真愛之舉的原因,唯有一個──那就是Anna選擇了捨己為人的這個行為,將她的愛,確實地傳達到了對方心中。





“Anna! You sacrificed yourself for me? ”
「Anna, 妳為了我犧牲自己?」


  在原版的童話故事中(《Frozen》是以安徒生於1845年創作的童話故事《雪后》(The Snow Queen)為藍本所改編而成的故事 ),山精的魔鏡碎片落入小男孩的心與眼睛,使小男孩成為了一個擁有冰凍之心的冷酷之人。而小女孩的愛讓小男孩流下眼淚,碎片隨著眼淚流出,溫暖的淚水融化了冰凍的心。看著化做冰雕的Anna,哀慟心死的Elsa,眼角終於落下了滾燙的淚水。曾經在《Let It Go》唱著絕不掉淚的雪后,流下了溫暖的眼淚。

  Anna用了Elsa最懂得的方式──「捨己為人」,來告訴Elsa:她愛她。 真愛之舉,是一個將愛著對方的心意,完整地傳達給對方的動作。它或許是一個吻,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捨身為人的犧牲奉獻。真愛之舉是一份,心意的傳達與接收。電影並未明說融化冰凍之心的關鍵,究竟是Elsa的眼淚,還是Anna的犧牲奉獻。但Anna的真愛之舉,解除了這兩道詛咒,卻是毫無疑問。是Anna的犧牲奉獻,讓Elsa流下眼淚;是Anna用愛教會了Elsa,天賦不是詛咒──是Anna的真愛之舉,融化了兩顆,從關上門的那一刻至今,被凍傷已久的心。


  Elsa在冰宮裡曾經這麼問過Anna:

       
“What power do you have to stop this winter? To stop me?”
「妳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這冬天?能夠阻止我?」


  就好像Anna明白愛可以是緊閉的門扉,Elsa終於明白了愛也可以是扇敞開的門扉。Anna的自我奉獻,穿越過恐懼的暴風圈,將愛帶到了Elsa的心裡。一句我愛妳,停下了Elsa心中永不止息的風雪。


“I love you. ”



  一句我愛妳,就是答案。













(待續)

评分

参与人数 27积分 +104 收起 理由
NiKiTA熊熊 + 5 又想看一遍了
策零 + 4 找张纸给楼主写个“服气!”
Alegria + 1
coniglio + 5 超讚分析~
独特_小坏坏 + 3
kalix2259 + 5
AIMO哀 + 4 精品文章
cji3cji3cji3 + 5
小米酒 + 5
甭懷疑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Frozen】冰凍之心為誰融?(1/20更新*)

Elsa 发表于 2014-1-20 21:41
******
S  I  x
******



  對於第三篇的部分,有個地方我想稍微提出我的一點點想法。才疏學淺,冒犯的話祈請見諒。

  以下引用這段:

  ”

  捨己為人,除了「捨己」,更重要的是「為人」。詢問對方的需要,了解對方的需求(someone else’s needs),要真正做到「為人」,不能靠閉門造車。但,這些人,真的有問過Anna的需要嗎?Anna需要他們的犧牲、需要他們消除她的記憶、需要Elsa為了保護她,把自己鎖在門內,將自己一個人隔絕在冰宮嗎?如果從一開始,Elsa能夠不要那麼畏懼,能夠敞開心扉與Anna一起想辦法,Elsa何必忍受這些痛苦,Anna又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因她受傷? Elsa沒有太多選擇,但有人給過Anna選擇嗎?

  單純的犧牲奉獻,那樣的愛不過是一廂情願。一夜醒來,關閉的城堡與翻轉的世界,要小小的Anna怎麼明白?突如其來的閉門羹,童年與畫對話的寂寞,又有誰能體會?Anna不需要這樣的犧牲,Anna也不想要他們為她犧牲,甚至一開始的Anna,根本就不明白他們所做的犧牲。把門關上的愛是愛,而Anna充滿信任、敞開心門的愛,就不是愛嗎?為了Anna好,這些人忘記了Anna也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力。讓Anna捨己為人的成就別於他人,能夠成為真愛之舉的原因,唯有一個──那就是Anna選擇了捨己為人的這個行為,將她的愛,確實地傳達到了對方心中。

  ”

  我想討論的部分是在於「選擇」這件事情上。

  我自己有花了一點心思去分析Elsa在劇中的表現與其情感的反映。當談到小時候的選擇,選擇將記憶消除,選擇將痛苦遺忘時,我對於當時無論是精靈長老、或者是國王皇后的選擇,我嘆了一口氣,給了如下評語:

  「雖說並非最正確選擇,但卻無可厚非也!」

  原因在於,不僅僅是Elsa、Anna沒有更多選擇,關心她們的人在這個當下,為世道所逼也沒有更多的路可走。

  咱們先不談Anna的情感需求這一點,先從國王、皇后的觀點而論。他們能怎麼做?為了這對姊妹好,也為Elsa好,上上之策就是讓Elsa能夠控制自己的能力,因為沒有人能夠未卜先知,知道未來這個能力會怎麼樣!這是在現實中最深沉而無奈的考量。

  而另條路是攤開來講,讓這個魔法的秘密被知曉。另外,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對於Elsa本身而言怕也只有兩條路能走:特殊能力的隱藏或顯現。再難有灰色地帶。為何?因為總難以讓一部分可信任的人知道,另一部分的人不知道。這實為萬難,冰魔法的特異與強大,便是多一個人知道也徒增風險,所以說能力的隱藏與曝光之間,難像一般事件呈現光譜地帶可供選擇,反而擺明就是黑與白。

  攤開來說,讓事實曝光,這要付出的代價尤其沉重。特別是在皇室王國之中,原因如下:第一,Elsa是長女,從國家體制中可以看出Arendelle是可以女王統治而不是說一定得男性當家,不管今天國王皇后是否有發生意外,Elsa總會在上位。試想,一個女王有如斯特異的能耐,將有多少麻煩?而且這給予社會大眾的觀感又是如何?

  第二,這是個無解之題,沒有人知道如果讓Elsa打開了使用魔法的限制,這份力量會不會造成危難?在這個有可能產生的禍患前提下,有沒有機會讓Elsa作為一個沒有任何魔法能力的女王而活下去?

  未來的一切都是不可捉摸,對於大人們來說,要是能夠讓Elsa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至於顯露,變成普通人,那鐵定是上上大吉。

  這相形之下也是一種愛,當然一廂情願到了極點,也顯然沒有想到Elsa跟Anna的需求與真正想要的為何。這中間不僅讓Elsa承受莫大痛苦,也讓Anna多年孤單,始終想不透姊姊為何總讓自己吃閉門羹。

  雖然我們總是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說出來或是坦白了才有機會更好,閉門造車基本上從來不是個好主意,但囿於現實而論,這個坦白要付出的代價也忒龐大。

  當然最後電影的結局是美的。這或許是我們在現實中,受夠了太多屈於無奈之際的一種希望吧!

  以上心得,尚請指教一二,感謝!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 收起 理由
Vicky + 1 我很赞同
cat + 1
lobaveby1816 + 4 推無可厚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 0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覺動畫裡就是沒有給Anna太多負面情緒描的寫,就像是受傷了也不會哭鬧的孩子一樣所以大家都忘了她也是受害者之一,她就是一直都相信著大家的小天使,就算吃了這麼多年的閉門羹,父母去世最無助的時候還是找姐姐啊,看那一段兩姐妹糾結真的心疼死了,普通人被拒絕的話一定很想放棄吧,Anna處於不斷被拒絕的立場還要這樣義無反顧把姐姐追回來到底是多愛姐姐啦Anna
发表于 2014-1-22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万个赞~~~!!!!!!!!!!!解释的太好了!
迪士尼对爱的重新定义,不是公主王子间的爱恋。
姐妹之间的家人爱也可以很美
发表于 2014-1-22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300有人將姊妹曲(含未採用)都翻譯出來囉,十分美味請去聽聽看啊!
https://bbs.yamibo.com/forum.php ... mp;highlight=frozen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wensly123 + 1 居然被宣傳XD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棒了,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的电影。
最后镜头特写是...女人与女人 男人与兽...
发表于 2014-1-2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時間在youtube上看到預告片就很想看了~
現在才知道原來有著姊妹愛的成分在!
找個時間去補其~!
发表于 2014-1-2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纠结要不要看
发表于 2014-1-23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百合控就去看看吧!!
有不少镜头真的让我看得
迪斯尼果真太良心了!!!! 已经去看了几次了。 每次看都有新发现,简直看上瘾了。
那男的是花瓶 迪斯尼的免死金牌来逃过父母们的金睛火眼, 好让他们带他们的孩子们去看看,姐妹爱才是真的!!!

ELSANNA FOREVER!!!
女王X公主!!!!!!!
发表于 2014-1-24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影評實在是太讚了,不回复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對不起lz...

lz指出了很多正是某墮心裡頭的感覺,能被放成文字還能表達得這麼貼切實在是太難得了。。
不得不說,Frozen真是一部深具內涵的動畫,成人和小孩絕對會看出不一樣的感覺來吧。就我自己來說,第一次看完時心裡頭還有各種疑惑與模糊感,重看了,各種信息就像便拼圖碎片漸漸填補起那些遺失的關鍵。現在姐妹的心境和處境總算是更完整的呈現出來了

像是《Love is an open door》還是《Fixer Upper》這兩首歌,也許因為是Anna和男配的合唱,第一次看的時候也沒有想太多,於是疏忽掉一些ElsaAnna的線索。

首先就像lz所說的,把Elsa對Anna的愛比喻成緊閉上的門,我表示非常認同。
其次是當Anna聽到“People make bad choices if they’re mad, or scared, or stressed.Throw a little love their way and you’ll bring out their best.”這句話時,那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我相信她心裡頭第一個想到的會是Elsa(如果我沒太高估Anna的心思

最後,Olaf所說的 ”I guess I was wrong. I guess Kristoff doesn’t love you enough to leave you behind.”,我也是一聽到就想起了Elsa。Elsa十三年來不都是這麼做的嗎?這麼多年,直到Anna追她追到冰宮裡要和她一起下山,她依舊選擇了“leave Anna behind”,全都只因她對Anna的愛

這部分還有一句個人感覺很深刻的話,Anna對K先生說的那話:“沒有人會想要孤獨一人的。”不錯,就算是一直把人拒於門外的Elsa我想也不例外。是說她一個人可以自由的做回自己,也許比起以前那種被恐懼籠罩的日子,比起那種處境絕對是一個人能過得更輕鬆吧。Elsa會這麼想也無可厚非。然而就算她覺得這麼做比較好也是沒有選擇中的選擇,但Elsa的真心絕對不是真的想獨自一人,從Anna去找她,她的動搖就看得出來。直到被提醒她對Anna曾經的傷害,Elsa終究還是選擇了Conceal, don't feel,再度封閉自己的真心和感情

雖然我寫Elsa有關的比較多,但是我很清楚Frozen裡Anna受的傷害絕對不比Anna少。由於某墮是女王的擁護者(當然也很喜歡anna那種天然白目到max的地方),加上字數控制的關係就不評論Anna-side了,放在心裡,我想也你知我只大家都知

Elsa女王萬歲!!妳絕對是我心目中最棒的迪士尼公主(女王)啊啊啊啊(拖走
发表于 2014-2-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楼主不继续吗?明明超好的说!!希望继续下去啊!!推更多人入坑!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zxc20222 发表于 2014-1-21 00:23
  對於第三篇的部分,有個地方我想稍微提出我的一點點想法。才疏學淺,冒犯的話祈請見諒。

   ...

  關於父母親是否「為世道所逼」的這件事情,其實我是比較抱持疑惑的,因為電影中群眾對於未知魔法的反應相當地中性。在我看來,Arendelle 的「世道」,顯然並不是一個對魔法抱持著成見的社會。如果Elsa誕生在Weselton那樣一見到魔法就有人開口說那是巫術那是詛咒的國家,那父母的為世道所逼或許還合情合理。

  的確Elsa的魔法越來越強,也傷害到了妹妹,但是我始終認為父母親擁有很多的教育方式。他們可以教導Anna魔法的危險與不可預期,而不是抹滅掉她的記憶。他們也可以在Elsa越隱藏越失控的時候,嘗試用別的方式去控制,而非一昧隱藏。他們作為一國之君,可以頒佈法令,昭告天下遵從他們的決定。電影演出他們無可厚非的選擇帶來的糟糕結果。但別的選擇又會是什麼結果,會是更好或更壞?哪一個選擇代價更大?電影沒有演出,所以也無人知曉。

  敘事劇本合理了該選擇的脈絡,不代表其他脈絡不可行。我始終相信劇中人物永遠都擁有其他的路可選,就好像Anna大可不必救她姊,Elsa也大可不必理會她父親的教導。如果要讓我寫劇本,我搞不好會寫一個父母親教Elsa正視魔法,學習去操縱、使用、演練它,讓Elsa能夠自保也能夠保家衛國,讓她與國民們相處地和樂融融。然後再加點肥皂要素,Elsa玩魔法玩上癮,最後用這股力量去作惡,最終透過Anna的愛與救贖回歸善道,嗯,或是Elsa強大的魔法抵禦了入侵者的攻擊,威名遠播也說不定。

  但我想今天劇本若這麼演出,將不同的可能性付諸影像,那就不是大家現在所喜愛的冰雪奇緣了。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傾向於把擁有「特質」與「異質」的人給「正常」並「普通」化,但這並不代表該選擇「合理」或「正確」,就社會學與心理學來說,這種行為甚至不單純只是迫於無奈。國王王后的所作所為,的確反應了社會的某種現實與常規。然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正常」或跟大家「一模一樣」的。《Frozen》不也是這麼告訴觀眾嗎,愛自己,即使自己與眾不同。到底最終成為「怪物」的是擁有魔法與一般人不同的Elsa,還是心懷鬼胎想對人施予迫害的Hans,答案顯而易見。人之所以美麗,不就在於每個人都不一樣嗎!電影裡的「世道」自然地接受了Elsa的魔法與她的美麗,我相信《Frozen》透過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去撼動人們的真實感情,擁有足以動搖所謂的現實「世道」的力量。這是我所樂見的,童話並不虛幻,他能帶人想像、帶人預見。

  所以,我想說的是,如果把《Frozen》的故事搬到現實世界來說,我不認為姊妹倆的父母是沒有選擇的。隱藏之路看似簡單,實則崎嶇。真相之路看似危險,但收穫滿溢。他們大可以選擇擁抱女兒的與眾不同,就像Anna擁抱姊姊一樣,但他們沒有。他們乍看之下的毫無選擇,只是電影選擇那麼說而已。電影把社會現實中大多數人都這麼做的事情,所造成的後果,演給觀眾看,這很有趣。

  不過各花入各眼,這也都只是我個人觀影而得的主觀感受,不必然正確或符合創作團隊的初衷。就如俗語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心目中的《Frozen》帶給我的想法大概是如此吧~ 所以我真的沒有什麼立場指教啦>_<,真是太感謝您提供的觀點與回復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冰华灵 + 5
cji3cji3cji3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2-9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ELSA真是好美,冰雪女王狂戳萌点啊~yamiboqe0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5-2-3 04:59 , Processed in 0.08244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