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8||
禁止转载
写在影评前的话.
这是我2度去电影院看[风声].很奇怪,我从没有在电影院看同一部电影2次过,甚至看完了还想看.满脑子的剧情.
到现在,仍然记得2号早上独自去看电影时一路的激动和亢奋.
淡漠的我也终于激动了吗?心情澎湃了吗?
我早已过了无病呻呤的年龄.可是我被感动了.
除了小学看[桑兰]的舞台剧以外,电影,也许这是第一回.
在冲出影院的那刻.我满脸泪水.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
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于你们同在.
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关于整剧就不评论了,我来谈谈宁玉和晓梦吧.
始于黑暗,终于光明
镜头中的李宁玉头发凌乱,微垂着头,仔细小心的看着手中的旗袍边沿的金色缝线.这个时候的,让人恍惚看见那个有着高学历和强硬翻译能力的译电科科长.
只是,她早已失去这个身份和属于她的骄傲,她现在只是一个纺织场的工人.没有做为高才生时的光芒和淡定.她在那次刑法和背叛中被彻底的击败.
镜头给了特写.
李宁玉因为吴队长的提醒看着用金色丝线缝着的密码,仿佛有谁在她耳边念着什么,熟悉的声音缓缓道来,揭开了那最后的秘密和爱恋.不舍与坚定.
泪滑落.镜头打到她的侧面,那泪水从侧面滑过脸颊.竟如此的自然和生动.
李宁玉颤抖着双手点燃了一只烟.她的手里,是自己珍藏多年,那件顾晓梦为她缝制的旗袍.她的心里,被这迟来的告白震撼着,伤痛着.
她抚摸着旗袍.无声的哭泣.
没有言语.生活的现实让她更加沉默,照顾成为废人的刘林钟.被人在背后指责自己曾经的工作.烟成了她的依赖.麻痹她沉寂已久的心.
而手,却不由的加重了力道.
仿佛回到记忆中的那年冬天.裘庄.她和顾晓梦在同个房间互相依偎的那个晚上.
[玉姐,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你特亲.特别是今天.]
那个如精灵般的少女,在她们和其他三人被莫名的叫到这个地方时,她笑着对李宁玉说.
她其实没有那么天真活泼.她其实没有醉.她其实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
而她.纵然是不能对李宁玉坦然自己的身份,仍然把她当作最亲近的人.
原著中的东风部分,很明确的有讲到顾晓梦当着小白的面承认自己喜欢李宁玉,甚至极力保护她.
电影里倒是反了过来.
饭局上惹怒吴队长的顾晓梦眼看就要被打,这时坐在她身边的李宁玉却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站了起来挡在了她和吴队长的面前,斥责吴队长,并且拉起顾晓梦的手就走.
看的出,李宁玉在站起来之前,也一直在挣扎.禁闭的双眸和微微颤动的身体.
只是她站起来了,其他人都只是象征意义的阻挡.相信如果真的打起来,也不会上前阻挡.
一屋子的男人,都没有一个女子的勇气.
有很多细节上,都可以看出来,李宁玉对顾晓梦的照顾和信任.在车上,顾晓梦醉酒呕吐,所有的人都嫌弃的避开,只有李宁玉拿出手帕,担忧的望着,准备给她擦拭.
在生活的表面中,李宁玉是攻.我这样说,是因为顾晓梦不是不会照顾,而是要给别人一种假象.她是个贪恋欢场家庭富裕有后台的人.她不可能是共党.
她在和敌人斗志斗勇.
所以在精神上,顾晓梦是真正的强攻.她有目标有信仰.不同的是原著中的顾晓梦很主动[很攻].电影中的顾晓梦很灵气.聪慧.隐忍.
对事态的发展和怎样把消息传达出去上镇定多变,对自我保护上的聪慧和灵气,对李宁玉复杂情感的隐忍和爱恋.
信仰是伟大的.
它可以是一个人生存的动力和支撑.是种积极
信仰.同样是可怕的.
坑日战争时的人就是如此.纯真.直白.信仰是他们前进的食粮.
胜利.幸福.自由.
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国家的人.为了国家和保卫人民而牺牲自我.
那个时代的光荣传统.
顾晓梦,让我看见了一个和往常描述的英雄不同的一面.却更为真实.
“错误情报是她发出,所以她要负责挽回.”
固执倔强.没有说为了什么而什么的过多的煽情,却分外感人.
导演并没有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被艺术化的气息.而是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革命者的自我气场和坚定意志.
相同的.李宁玉那句话也很真实,体现她的性格和价值观.
“情报有那么重要吗?比命重要吗?”
“其他我什么都不管[请注意,这个时候李宁玉摇了摇头,那是一种割舍所有情感的表现,对应她那句(其他我什么都不管)],我只要你活着.”
"消息真的比命重要吗?"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民族,他人真的比自己的明重要吗?
这里,并不因此说明李宁玉贪生怕死.相反可以从她挡在吴队长面前,斥责其不对付日本人而要打女人这点上看出来.
李宁玉是个不争权利的人,她认为不该有战争,只想安静的过日子. 这也是为什么顾晓梦一开始要选择她做切入口.
而这句话从侧面.也点名了中心,体现顾晓梦的性格和对信仰的坚定.
"消息.比命重要.国家,人民比命重要."
没有夸大的地方.没有说,人性有多崇高,只是看见人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做的,所爱的,所想挽留的.所珍惜的.所真实拥有着,不愿意失去的.
周迅曾经说,顾晓梦这个角色到最后,仍旧在演戏,希望李宁玉可以去告发自己而让信息传达出去.可是做为一个少女,她有她的脆弱和敏感.她的情感和愧疚.
所以,即使到最后她仍然有演戏的成分,但是她一样也动了真感情.就如她利用李宁玉窃取情报的同时,也对她付出了真正的姐妹之情.甚至不止于姐妹之情.
交心.交义.
顾晓梦对李宁玉的情,是姐妹的点滴依赖.是知己的惺惺相悉.是除了任务后的全部寄托.是想看见她的所有.
顾晓梦的视线她的心,在不被情报和任务所占有时,只凝望只在乎着李宁玉.
有人指责电影中的顾晓梦动静太大,一点也没BOSS的样子,我认为刚好相反.你沉默.冷静.反而更让人怀疑.
这也是为什么武田要对李宁玉起疑的原因.在别人都在互相指责的同时,只有她说"你们要问什么都可以,但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样[清高]的冷静镇定只会被敌人当作逃避和心虚.不管她只是不想互相指责.只是问心无愧.
我觉得全剧的高潮开始,就在李宁玉对顾晓梦说“我知道你是老鬼,放心,我不会去告发你.”开始的.
那是她在试探顾晓梦,也在自欺欺人.
李宁玉希望顾晓梦不是.所以她的视线一刻也不曾离开过顾晓梦.
顾晓梦闻言僵硬了身体,寂静,抬起头浅笑.自言自语的说,如果能把旗袍踏个边更好.然后让李宁玉试自己缝制好的旗袍.
然后.像是终于下定决心般.微笑.
这个笑又和刚才的浅笑不一样.刚才的笑是掩饰被说中心事的不自然和惊慌.而现在的笑,是决定坦然.
顾晓梦熟门熟路的把窃听器全部封住.却没有看见李宁玉沉寂下去,绝望和无助的视线.还有淡淡的嘲讽和自我嘲讽的笑意.
顾晓梦问李宁玉“你什么时候知道.”
李宁玉摇晃着不稳的身体靠近,对她说.
“现在.”
“我刚刚是猜的.”
李宁玉的伤.顾晓梦的惊和隐忍.
全剧的高潮爆发!
这段是被导演承认的重点和中心.李宁玉的愤怒,包括那一巴掌.都是因为她很在乎顾晓梦.她最亲的人.她最信任的人.她最疼惜的人.最懂她的人.却背叛了她.却仍然说我是真的把你当作亲姐姐,对她说,能死在你手上我很满足.
那个本就不会走出门的身影停了下来.转了回来.痛苦的蜷缩起消瘦的身体,哭泣,却无法嘶鸣.
[你真是个恶魔.]李宁玉把头靠在门上无力的说.
当然.李宁玉不是认为顾晓梦是魔鬼,她只是被心中明明受骗却仍然无法对其仇恨的心思所折磨.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不知道这情感的出口又在哪.
她在乎顾晓梦所以才试探她.所以才焦躁的来回走动,然后安静下来.坐到顾晓梦身边.
"现在你安全了,你已经通关了."
"错误的信息是我发出的,我有责任挽回.”
李宁玉板正顾晓梦的身体.
"消息比命重要吗?比命重要吗?晓梦."那沙哑凄惨的低问,没有那些强硬大声的吼叫,却字字打在顾晓梦的心头,那是对她最后的挽留.是最后的明亮.
“我很高兴能和你这样坦然相对,真想和你这样好好谈上三天三夜,可是没有时间了,真的没有时间了!”
一切都早有定数.那个年代那个时期.她们只能前进,无路可退.
在审讯室把证据拿出来的这段李冰冰演义的很到位.[竖拇指]
从李宁玉站在门口的大喊到走进牢房的每一步的迟缓,抬起的手,摊开掌心露出那个被当作证据的烟.
真正痛到心扉.
李宁玉在这一瞬间真正的彻底的被打挎.心中最后的支柱被抽取,她在那一刻明了,那个曾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少女不会有命回来了.
而正是自己让她[死去].
顾晓梦死在血腥的黑暗拷问室里.
三枪.这是她想要的结局.平静.快速.却比任何结果都要来的沉重.
那张被放大的苍白脸颊渐渐消失在了荧屏.而泪却早已肆意流下.
三枪,仿佛自己能体会般的结实声音.
我曾以为,她解开锁,是有别的目的,却不曾想到,她是为了让敌人给自己干脆的解决,让消息能快一步传出这里.
一个少女,用自己的身体做为媒介把信息传达出去.
她一早,就想好了结局.
因为,只有死人才能出了这个地方.
当最后的镜头随着顾晓梦留在给李宁玉的遗书上而转到那个夜晚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安宁前时,趴在阳台上的李宁玉像是从自己的思绪中突然想起了什么般的转过身,深情而忧虑的望向房间,视线落在某一点上.
镜头随即切换.
她的目光落在为自己缝补旗袍的顾晓梦身上.而此时,心有感应,顾晓梦也抬起了头,凝望着李宁玉.平静的脸上荡漾起明媚安定的笑容.
那是黑暗中的温暖,是力量,是她最后的坚定.
故事就在此结束.
有人说,顾晓梦应该吻李宁玉.或者李宁玉吻顾晓梦.
不!不该这样!
那复杂的情愫.无法言说的爱恋.不能倾诉的愧疚.堵满心头的悲腔.不该是如此的表达.
如果,导演深刻的去描绘这段感情,或者她们之间很明确的表达爱意,反而不会有那份感动和美好.
现在这样,刚好.
就如同李宁玉被审讯前的那个晚上.荡漾在桔色灯光和老唱片的旋律中,顾晓梦的盈盈笑意,如火焰般燃烧散发光彩又被隐忍住的视线,长久的望着斜对面沙发上的李宁玉.
就如同被回忆所淹没的那个深夜.她们最后相汇在一起的眼神.
对处境的忧虑.对彼此的信任.不能说的愧疚.无法传出消息的焦虑.纠缠于心的爱恋.
不多一分.不少一缕.
PS
1.我很欣赏最后顾晓梦的那个微笑.从淡到浓厚的明媚笑容,那期间所流转的心绪和情感就这样的表达出来.
有人说,周迅的角色比李冰冰的好,却没有突破.
我认为,不是周迅没有突破,而是李冰冰突然从偶像明星变成了实力派的大转变.这是两人自身的前后对比反差大.紧此而已.
当然,李冰冰这次的确演的很好.特别是受刑前那一段路上的脸部表情.很到位,紧抓人心.
2.有人说,顾晓梦求死里不符合实际.为什么不咬舌呢?
这样,就有必要来解释下文艺的煽情需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需要一定的煽情度.
就如同推理小说只拥有诡计的话,那只能说明它在技术上的成功,全文却会缺乏情感的张力,而显得总体偏差.就如同悬疑小说最后都需要温情的回归.
那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并存.
且说的现实.电影是要票房的.而艺术是需要煽情的.
你说是咬舌感人?还是这样让敌人打死来的感人?
再者.我认为,不管是顾晓梦的性格还是在当时那个情况,咬舌才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
有人说,顾晓梦还有说出自己是老鬼的必要吗?
有!
第一,为了父母.
第二,只有这样个来回,对方才能排除吴队长的嫌疑.
第三.她本就想好了这个结果,求死.双保险的把情报传出去.
当然,要说漏洞那是有的,也是正常的.个人也觉得传情报这点上是悬乎了点,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电影的感动.
但是为此说别人导演脑残什么的,没有这个必要.
再者.一千个人眼中有偶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也只不过是因为共鸣回者没有共鸣而已.
小说有小说好的地方.比如诡计和排除老鬼上,的确是书上来的严实紧密,但是小说和大多数推理类小说一样,有个重大的致命伤.
要诡计不要情感.
不是说要怎么着力描述,但是这是不可缺少的.情感弥补诡计带来的创伤和苍白.这是写文人本身该懂的.
有主必要有辅.不然也是苍白的美.
3.这歌词.真不是我想说我YY.明摆着是写李宁玉和顾晓梦的.
她们是这电影中,唯一最有情感纠缠的一对.
歌词
你看出 我那无形的伤痕
你该懂我不光是好胜
亦邪亦正 我会是谁的替身
真作假时假当真
说来遗憾 就算我有多坚忍
若有似无有什么凭证
半喜半悲 爱本来是两面刃
是非由他们议论
没半点风声 命运却留下指纹
爱你却不能 过问
别走漏风声 爱我比敌对残忍
灿烂却是近黄昏
若你看出 我那无形的伤痕
你该懂我看你的眼神
亦邪亦正 我会是谁的替身
真作假时假当真
爱你却比死更冷
灿烂却是近黄昏
4.关于晓梦这么容易就被套出了话.
这点上面.再次说明了顾晓梦对李宁玉的信任和依赖.以及她此刻固做镇定其实无助焦虑的心态.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4-11-24 11:52 , Processed in 0.05807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