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查看: 1706|回复: 0

通告「越境的網際網路集體二次創作與次文化交流」沙龍講座 台灣全球藝術教育中心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12-12-20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講者:董芃妤 Paris Tung

看網路使用者如何集體創作、再包裝日本古典戲劇藝術,乃至形成共享且越境的日台次文化交流,來重新探討網路媒介的藝術性、大眾性與為少數群體(minority)發言的可能性。對日本文藝影響深遠的古典戲劇『曽根崎心中』腳本經多次改寫,並曾改編為搖滾樂、電影,乃至網路合成音聲偶像「初音」的演唱曲目。日本與台灣網友透過NicoNico動畫網站共同創作映像,以表對動漫的熱情與對日台友好的期盼。透過網路,新世代的視聽者重新認識古典藝術。透過網路,散佈全球的網路創作者與視聽者建構了共通的文化密碼。聽來有如烏托邦的網路創作交流平台,對藝術、文化產業與跨文化理解又構成了哪些障礙呢?講者將透過本講座探討日本、台灣與世界其他區域的幾個案例,闡述並分析網路創作交流平台為創作者、視聽者與少數群體帶來的機會與影響。

導引:

     1. 網際網路與網路創作交流平台──全民公共領域的實現?

     2.使用者生成內容(UGC)網站YouTube、NicoNico等平台上的越境集體創作與文化交流實例與優勢:
             a. 跨媒體的演出、集體創作與跨文化交流──日本古典戲劇淨琉璃劇本『曽根崎心中』
             b. 越境的次文化交流──「NicoNico組曲」與「台灣回禮NicoNico組曲」

     3.UGC網站上的藝文創作活動所遭遇的難題:
             a. 「玉石混淆」的網路創作交流平台──職業?業餘?
             b. 易受曲解的少數群體之創作與其低能見度──以澳洲原住民與日本愛奴族的藝文網路宣傳為例
             c. 難以跨越的文化差異?──美國青少年對「初音」的反應

      4.小結:
             a. 藝術性與大眾性再討論
             b. 主流文化與次文化再討論

       5.   總結:對網路創作交流平台未來的展望

講者簡歷:

翻譯者。2009年獲台灣東吳大學歷史學士學位。同年開始專念小說翻譯,已出版譯著有日本輕小說《瑪莉亞的凝望》系列第15集至第32集。現於日本早稲田大学人類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著眼於網路媒體研究。目前最關注的主題乃為網際網路匿名性的社會心理研究,藝文探討純屬個人興趣。

◆時間:十二月二十九日(星期六)下午 2:00—6:00

◆收費:完全免費 ( 也不需事先報名)

◆地點:南海藝廊  臺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9巷三號(在教師會館後方,不是在植物園)

     南海藝廊查詢電話:2392-5080      南海藝廊周邊交通圖


歡迎住台灣台北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聽。這是一個非常隨性,小規模的沙龍講座。
也非常歡迎喜歡NicoNico動畫或Vocaloid的同學來。
舉的例子或許這裡的多數人都耳熟能詳,講者純粹希望能提供一點不同的角度激發思考與討論。
或是說,大家也可以藉這個機會認識新的、有相同嗜好的3D朋友。

原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5-2-2 11:54 , Processed in 0.06021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