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374
- 注册时间
- 2004-10-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1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同性戀者的一些常見的心理特徵
懼怕與退縮
當孩童成長時缺乏了父╱母(通常是父親)情感上的關心,他會感到自己很脆弱,得不到保護,感到自己不被愛、被遺棄,進而產生對父╱母深層的怨恨,慢慢形成深層的懼怕(懼怕被離棄)以及退縮的性格。慢慢亦沉入自我幻想的世界中,懼怕生活於現實的世界。
疏離
男孩因缺乏了父親的角色榜樣,可能會依附於他母親,學了母親的言行舉止及待人處事的方式等,在朋輩中遭到取笑及戲弄,又或因身高體形不及其他男性,皆會令到男孩感到自己被疏離。女孩可能因與母親關係欠佳,或不滿母親表現,而不認同於母親,為要表現堅強而認同父親的作風,亦很容易發現自己與其他女性有分別。可以說,同性戀其中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就是缺乏了一種對原有性別的歸屬感,及對自己的性別角色(如男子氣慨╱女性氣質)缺乏肯定。
自憐與羨慕
有同性戀者少年時由於不愉快的際遇及人際關係,可能將自己幻想成悲劇的主角,常感到「沒有人明白我」、「一生中充滿著不幸」,慢慢形成無意識的自憐,沉醉於自憐的感覺當中,陶醉於自我的世界中,甚至投訴周圍的人對他不好,合理化自己一切的投訴及不滿,越是自憐就越令自己情緒不穩定。另一方面,男孩亦會羨慕那些受眾人歡迎的同性,欣賞他們擁有一些自己缺乏的氣質,例如有勇氣、有主見、勇於嘗試、不怕別人攻擊等,強烈渴望擁有他們。由於青春期性慾開始發展,渴望擁有變為愛慾,同性戀的慾望便會慢慢出現。
11. 有些聲稱自己是同性戀的人,會否並非真是同性戀呢?(假性同性戀)
有些人本身並非真是有同性戀傾向,他們一些同性戀行為也只是自己選擇的和暫時性的。以下一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出現假性同性戀:
1. 在充滿同性而缺乏異性的環境,例如:監獄、軍隊、男校或女校等。
2. 渴望有人「錫」,渴望得到情感依附,這於女性圈子特別顯著。
3. 有些少女,因覺得自己的外表身材並不十分吸引,而她們可能嘗試以TomBoy的形象,用另一種性別身份去吸引其他女同學的注意。
4. 有些少女,由於比較活躍好動,運動傑出,於女校中受到不少同學歡迎,甚至主動去向她獻殷勤,以致對自己的性取向產生混淆,成了暫時的女同性戀者。
5. 有些少年人可能出於反叛,或貪新鮮的心態,再加上社會風氣對同性戀行為的態度越來越開放,助長了少年人去嘗試。
雖說這些人本身並非真的有同性戀傾向,但這些人若持續進行同性戀行為,慢慢成了習慣,他們亦會成為真正的同性戀者。
12. 同性戀行為有甚麼影響?
雖然同性戀傾向並不一定是自己可以選擇,但並不代表因此要過同性戀生活或有同性性行為;即是說無論任何人都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我們看看同性戀行為會有甚麼影響。
外國有不少研究統計顯示同性戀者經常面對不少健康的問題
A.心理精神方面 (Satinover,J.,1996,p.51;Schmidt,T.E.,1995,p.110-116)
l 受孤獨和沮喪困擾者較多
約40%的男同性戀者曾患過嚴重的沮喪失調症(一般男性的比率是3%)。
另有女同性戀的研究發現,有37%的人有沮喪的歷史,但該研究並未跟一般女性的數字作比較。
l 濫用藥物、酗酒者較多
由兩項研究的合併結果揭示,在405位男同性戀受訪者中,47%的人有酗酒的歷史(一般男性的比率是24%),有51%的男性有濫用藥物的歷史(一般男性的比率是7%)。
另一項研究顯示女同性戀者中,35%的人有酗酒的歷史(一般女性的比率是5%)。 目前研究人員一致的見解是,大約有30%的同性戀者(包括男女)有酗酒的問題;而一般異性戀者有酗酒問題約佔10%。
l 較多人曾經認真考慮或企圖自殺
有研究顯示,有35%的男同性戀者曾經認真考慮過或企圖自殺過(男異性戀者只佔11%),有31%的女同性戀者曾經認真考慮過或企圖自殺過(女異性戀者只佔24%)。
l 較多男同性戀者有孌童癖傾向
一般調查顯示約有2%的成年男性是同性戀者,但孌童癖者中約35%是男同性戀者, 而且受害小孩被男同性戀孌童癖侵犯的比起異性戀孌童癖侵犯的為多(約150比20), 據估計男同性戀者中,約有10%的人是孌童癖者。
另外,Bell and Weinberg (Homosexualities); Saghir and Robins (Male and Female Homosexuality); Rosenberger et al.(Psychopathology); Williams et al. (Multidisciplinary Baseline Assessment); Ryan and Bradford (National Lesbian Health Care Survey) 這些研究都詳列了其他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在同性戀中尤其常見的包括了焦慮、緊張、寂寞、偏執或妄想,以及飲食失調。
其實一些支持同性戀的團體亦都會承認同性戀者的自殺率較高,只是他們認為這是因為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標籤及歧視所引致。雖然若同性戀者受到標籤或歧視的確會增加他們的壓力,但這未必是引致同性戀者的自殺率偏高的原因,根據一些跨文化的研究,比較荷蘭、紐西蘭這些對同性戀態度非常開放的國家,以及其他對同性戀態度比較保守的國家,發現荷蘭及紐西蘭的同性戀者有精神問題及嘗試自殺的比率同樣很高。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同性戀者嘗試自殺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於與同性伴侶關係的破裂,並非因外在的壓力,其次是因為一些沉溺性的行為影響。
B.身體健康方面 (Satinover,J.,1996,p.51;Schmidt,T.E.,1995,p.116-126)
由於男同性戀者進行性行為時通常都是透過彼此手淫、口交及肛交;而不少性接觸傳染病(STD)都是透過性交、口交及肛交傳染的,當中肛交尤其是屬於高危的性行為,所以男同性戀患性接觸傳染病者不少。陰道的構造與肛門很不同,女性陰道襯著一層層強韌的鱗片狀上皮細胞,這些細胞佈有一層黏液及其他的分泌物,因此比較厚又比較有彈性的陰道壁,能保護陰道於性交時磨擦而不遭破損和感染;但直腸的表面只有單一層上皮細胞,是用以吸收液體的,它只分泌很少量的黏液,幫助糞便排出的,而不是讓陰莖插入,所以肛交很容易造成直腸的表面損傷,再加上肛門裡面充斥著多種類的細菌,所以感染細菌的機會亦較大。
l 較容易從性接觸(尤其是肛交)感染多種性病、肝炎及愛滋病等。
l 肛交使肛門括約肌操作失常,引致失禁、腹瀉、直腸潰瘍。
l 預期壽命短25-30年。
其實,西方有不少研究調查顯示同性戀行為對於身體健康造成傷害,若想進深了解,
可於網上參 Dailey, T.J. (2001) "The Negative Health Effects of Homosexuality", http://www.frc.org/get.cfm?i=IS01B1
C.婚姻方面
l 建立及保持成功婚姻的機會大為降低。
同志團體常聲稱同性戀不會影響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機會,感染愛滋病病毒只是因為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根據香港衛生署1984年至2003年的統計數字,對愛滋病病毒呈陽性反應的人當中,經異性性接觸感染的人(累積共1226人)比經同性性接觸感染的人(累積共414人)為多。
但這說法並不準確,因社會上同性戀人口少於2%,若將感染數字除以人口比例,同性戀者感染愛滋病的比率比一般人高16.5倍,這與同性戀者當中濫交情況較嚴重有關,可見同性戀的生活模式是有一定的個人健康及社會衛生問題。
詳細資料可參考 The Negative Health Effects of Homosexuality
http://www.frc.org/get.cfm?i=IS01B1
這並非要歧視同性戀者,只是反對同志團體以不盡不實的資料誤導大眾。
|
|